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中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点。本病多发生于4-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的雏鹅死亡率可达95%-100% 。而大肠杆菌病同样也是雏鹅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之一,2020年11月18日赤峰市某一养殖公司咨询鹅病治疗,经确诊为上述两种病的混合感染,此混合感染造成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更高,因此需予以重视,具体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鹅场存栏7300只,采用舍饲方式,雏鹅11日龄,发病3d,每天死亡100余只,雏鹅进场前已经注射过小鹅瘟疫苗。养殖场自行用药对症治疗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每天都有死亡情况发生,共死亡320只。
2、临床症状
患病雏鹅精神萎靡,卧地不起,缩头呆立,全身有脱水症状,并且行走困难;鹅蹼色泽较暗,且其喙发绀;鼻腔内分泌物增多,有甩头、流鼻液症状,个别病鹅嗉囊外观膨大,用手触摸有积液感;饮欲增加,但食欲下降,甚至废食;部分患病雏鹅颈部扭曲,并且常仰头或转圈,有全身抽搐乃至全身瘫痪现象;排黄白色或绿色水样和混有气泡的稀粪,肛门周边绒毛被沾污。
3、病理变化
共剖检12只病鹅,可见:肝脏肿大、呈暗红色,个别肝脏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渗出;脾脏呈紫红色;消化道病变以小肠最为严重,肠中段及后段特别是靠近卵黄蒂和回盲部的肠段外观极度肿胀,体积比正常肠段大2-3倍,质地坚硬;剪开肠管可见肠壁变薄,肠腔内充塞一种淡灰白色或淡黄色凝固的“腊肠状”的栓状物。栓物很干燥,切面上可见中心为深褐色的干燥肠内容物。泄殖腔显著扩张,其中充满灰黄绿色稀薄内容物。


4、实验室检验
将病(死)雏鹅的肝、脾、心、肺组织渗出物无菌接种到麦康凯及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24 h,在37℃下持续培养24h,随后可生成呈圆形状、灰色、1-2mm直径且稍隆起的湿润菌落,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可见表面光滑且呈现圆形粉红色新生菌落。药敏试验:把分离菌均匀地分布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随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均敏感,且敏感度较高。对乙酰螺旋霉素、氟苯尼考、磷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
5、诊断
综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后,确诊鹅场雏鹅所患疾病为小鹅瘟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病。
6、防控措施
6.1 紧急消毒 将所有患病雏鹅全部挑出,与健康鹅群隔离饲养。清理场地,更换垫料,用“驰骋碘无忧”1片兑水3斤水,对整个场地进行消毒。用“驰骋一片净” 1片兑水1公斤水,带鹅消毒并对鹅舍、用具及周围的环境进行消毒1-2次d/,连续4-5d。对料盘、饮水器浸泡消毒,每天1次,连续4-5 d。
6.2 注射抗小鹅瘟血清 全群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先注射假定健康群,每只1mL;后注射发病鹅,每只1.5mL。
6.3 药物治疗
对健康雏鹅在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每kg水加入庆大霉素)2-3万IU),让其自由饮用,2次d/,连用3d。
对病鹅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只1万IU,1次d/,连用2d。
发病后:确实有效的防控方案(细小病毒与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傻子”方案=1+1+1+1):“驰骋芪贞颗粒” +“好得快”或+“新力甲或泰灭清”+“新力爽”,将全天用量集中1次在三个小时饮完,连用4-5天。对于个别严重的卧在地上不愿走动,基本不能喝水吃料的,用驰骋清灵+新六甲+头孢联合皮下注射。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生命核能,以增强雏鹅的抵抗力。
7、讨论
本病的重要特征就是整个小肠肠段内出现栓塞物,栓塞物有的成黄白色,有的呈红褐色,且质地松软不一,这种特征性小肠栓塞可作为鉴别小鹅瘟的一个重要病变特征。
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驻场兽医只针对小鹅瘟进行用药治疗,忽略了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从实际工作中看,现在很多动物疫病都存在两种或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在观察药敏试验结果时可以发现,该菌对试验所用的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其中多为养殖户常用的药品。可能由于病原的传播、变异或者抗生素的滥用等原因,常用药并没有起到作用,最终导致了疫病的传播。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进行药敏试验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能否及时控制疫情的关键。
鸡鸭鹅病防治网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8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 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862264327
养殖安、驰骋钙、新力爽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在路上 13838248089 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chenglong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