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鸡卵黄性腹膜炎的诊治和防治措施

2015/4/3 15:44:26 0人评论 1604次浏览 分类:鸡病防治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卵黄性腹膜炎是蛋鸡开产后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在产蛋高峰期,因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最为普遍,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并且慢性的发病率高于急性腹膜炎,造成鸡生产性能下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因比较复杂,因此治疗具有一定困难,要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病因分析

1、病理原因:鸡患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沙门氏菌病、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病等极易造成急性或慢性卵黄性腹膜炎,因这些病主要侵害鸡的生殖系统,造成鸡的输卵管炎症,致使输卵管破裂或发生逆蠕动,使卵子进入腹腔而形成。

2、性成熟过早:由于饲料及管理因素,特别是光照刺激过早或时间过长,使蛋鸡开产过早,但输卵管发育成熟滞后,卵子进入输卵管出现障碍,造成卵管性腹膜炎。

3、饲料因素:对于刚开产的蛋鸡,由于饲料营养过剩,特别是蛋白含量过高,致使卵子成熟过早或过快,使卵子坠入腹腔而产生。

4、应激因素:致病性大肠杆菌一般都是在初开产母鸡或已开产母鸡在抗病能力低下时,尤其是不断进行抓鸡注射疫苗造成强应激,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产生炎症。

5、水质因素:由于长时间未对饮水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水中大肠杆菌数量严重超标,严重影响鸡只的肠道健康。

6、人为损伤:母禽受到强烈冲击性外力时,或人工授精用力过猛、过大时,腹压过大时,又或者输卵管蠕动功能紊乱,将刚刚进入输卵管内的卵黄挤出等等因素,使卵泡破裂或者卵子落入腹腔内都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整个鸡群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病鸡羽毛逆立,嗜睡,排出白色或黄绿色稀粪。个别发病鸡呼吸困难,咳嗽。病情继续发展,鸡群产蛋率每天下降1%~3%不等,病鸡产软壳蛋、畸形蛋和沙壳蛋的比例增加。后期病鸡脱水、消瘦,眼球下陷,最终因衰竭而死,死亡鸡只的肛门周围羽毛沾有黄绿色粪便。

三、剖检变化

腹腔内有大小不一的无壳蛋或蛋壳膜,腹腔积有棕黄色浑浊液体,恶臭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卵泡坏死、破裂,部分鸡只输卵管中有未成形的蛋。卵巢无卵子,发育萎缩,输卵管有不同程度萎缩,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包心、包肝。

四、防治措施

1、环境控制:加强环境控制,保证鸡舍内的清洁卫生,消除鸡舍内的卫生死角。

2、带鸡消毒:做好鸡群的带鸡消毒工作,消毒药按正确剂量使用。

3、水线消毒:要求定期对饮水线进行消毒处理,每周进行一次消毒,用高猛酸钾按1/万的剂量进行。

4、饲料质量:正确使用储料间和料塔,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和人为造成的污染,料塔要每周进行一次清理,鸡舍所使用的料箱每天进行清理。

5、环境监测:定期对饮水系统、喂料系统、鸡舍微生物、鸡群抗体进行监测,及时反馈信息,及早处理问题。

6、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要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舒美特”,根据药物特性和鸡群病情变化来选择给药途径,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7、适时淘鸡:及时挑出赖鸡,依鸡群病症状态适当给予注射给药;如没有利用价值的鸡群及时进行淘汰。

8、降低密度:加强笼位的利用率,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及时淘汰病、弱、残鸡。

五、小结

鸡的卵黄性腹膜炎形成原因复杂,因此要在鸡群饲养过程中做好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出现个别发病情况的鸡群及早进行淘汰,并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加强鸡舍内、鸡舍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切断传染源;定期做好环境、抗体监测,及时关注换季管理,只有控制好鸡舍管理的细小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提高生产指标,为养殖带来效益。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