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白羽肉鸭产业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已在路上

2018/1/8 17:59:42 0人评论 1910次浏览 分类:生产加工

鸡鸭鹅病防治网联合驰骋祥兽医研究所共同分享:

CCTV7科技兴农战略合作企业

  上榜品牌--驰骋养殖安(加味杜仲提取物)

驰骋明星产品:养殖安、新力爽、驰骋钙、EAD乳液、好得快、驰骋芪贞颗粒、双黄连粉、银黄粉、黄芪粉、发酵黄芪粉、补特佳、蚊蝇一喷净、驰骋一片净、驰骋真霉克、生命核能、驰骋众生康(抗病、增重、促生长)、甘草颗粒

  一个企业做好一个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个产品!驰骋动物保健致力于做好每一个产品,为水禽与种禽养殖场提供疫病防控整体解决方案!

----2017年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鸭产业技术进步高峰论坛成功召开

中禽传媒  王晓峰

2017年12月27-28日,“2017年第二届中国白羽肉鸭产业技术进步高峰论坛”在山东泰安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主办,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益客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益园农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奥迪尔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田立余董事长,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王生雨秘书长,华南农业大学杨琳教授,山东农业大学刁有祥教授、刘思当教授,青岛农业大学王宝维教授,山东省家禽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宋敏训研究员,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沈志强研究员,青岛易邦公司杜元钊总经理等行业领导和专家莅临大会现场,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肉鸭行业代表共计20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分享肉鸭产业技术进步成果,探讨肉鸭行业转型升级路径,与会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为推动肉鸭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传授经验、奉献智慧。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天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生态环保智能笼养鸭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便为肉鸭业循环经济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一、冬春季节严防疫病是常态

刘秀梵院士做了《禽流感防控最新进展》的特邀报告,他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家禽中H5、H7禽流感流行的历史、特点、进化和趋势,二是我国人感染H5、H7禽流感情况,三是家禽中H5和H7禽流感防控。家禽中H5和H7禽流感防控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保护养禽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人感染有源头控制,保护人类免受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攻击的最有效、最经济的做法是在动物源头上将它们控制住,防控原则是早期扑灭,如失败则通过强化生物安全和科学使用疫苗进行控制,第三是实施根除计划。FAO对H5N1病毒地方流行国家使用疫苗防控提出了如下建议:使用疫苗是合理的,有助于防控,但不是万应良药;疫苗免疫是很多防控措施中的一条,这些措施一起使用可降低感染风险;完整的防控措施应包括: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发生病毒时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的限制、扑杀销毁感染动物、谨慎使用疫苗等。目前我国防控和根除禽流感存在以下难点:一是丧失了最佳扑灭时间,已变成大范围常在性地方流行;二是家禽业饲养模式复杂,生物安全水平普遍较差,过分依赖疫苗;三是我国水禽饲养量巨大,生态环境复杂,有利于A型流感病素在环境中的持续和进化;四是管理方面的因素。人感染禽流感,其病毒的源头在禽类,特别是家禽,只有控制或根除家禽中的禽流感,才能有效控制人感染禽流感,从重点研究领域和资源配置两方面来看,我们对家禽中的禽流感重视不够,从理念到实践要坚持一个健康:即多部门多学科合作努力达到人、动物、环境的最佳健康。WHO对H7N9的最新风险评估:大多数人类病例都是通过接触感染家禽或污染的环境,包括活禽市场,而暴露于H7N9病毒,因为继续从动物和环境检测到病毒,预期还会出现新的人类病例,到目前为止尚未报道过病例的省份也可能出现散发病例。虽然有小的群集性病例发生的报道,现有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证据表明,该病毒尚未获得人间持续传播的能力,因此造成人间流行的可能性很低。

另外,我国养禽业使用疫苗存在“三多一大”的现象,第一多是使用疫苗的病种多,第二多是同一种疾病使用的疫苗毒株多,第三多是同一种疾病在一个生产周期使用疫苗的次数多,一大就是大剂量使用活疫苗、灭活疫苗,这是超过正常需要量,加重了家禽健康成长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养殖企业及产业链的负担,更加大了未来疫病防控的风险。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潘金金博士在《今冬明春白羽肉鸭疾病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白羽肉鸭生产和消费国,每年存栏种鸭3200-3600万只,年出栏肉鸭33-35亿只;但是鸭病多且复杂,具体包括禽流感、大舌病、浆膜炎、腺病毒(安卡拉)、脾坏死、鸭肝炎、鸭瘟、霉菌中毒、沙门氏菌等。H5亚型禽流感会引起种鸭产蛋下降,商品鸭大面积伤亡、出血、坏死、神经症状等。OIE将H7禽流感分为三大分支,我国现阶段流行的H7N9为2分支中的独立进化分支,不同年份的H7N9分离株聚集成不同的小分支,基本呈现随分离年代逐渐进化的趋向,目前H7N9有低致病性和高致病性两种,低致病性H7N9禽流感早期感染范围很广,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2016年底至今在我国传播较为迅速,现养殖密集区域或主要路线均有感染。从2017年4月开始,广东、福建的鸭、鹅先发生高致病性H7N9感染死亡的情况,现在从鸡、鸭、鹅体内分离到的基本都是高致病性H7。低致病性的H7感染鸭症状很轻微,几乎没有感觉;高致病性H7症状跟H5非常相似!禽流感今冬明春变化明显,包括H7的防疫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高效疫苗的使用是目前我国禽流感防疫的有效手段之一。

大舌病仍然会对白羽肉鸭行业造成损失,使用抗体是被动免疫、鱼龙混杂、保护周期短,后期效果不行,活苗免疫保护期长、早期感染不好解决,种鸭使用高效亚单位疫苗防控是新思路。近三年来,每年的冬春季节临床上都有呈片区流行的产蛋下降发生,有的下降幅度30%以上,有的幅度15%左右,有的影响周期1个月以上,有的影响周期15天以下,有的死淘率升高,有的正常死淘。种鸭在产蛋期处于一种高负荷的生产状态,一有风吹草动,首先表现在生产性能上的变化。撇开营养、品种、环境等因素,着重分析疾病方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流感,不少种鸭场免疫密度不够,抗体不够理想,给了强毒株入侵的机会,目前的疫苗株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当前流行株不排毒,使高抗体场发病;二是新型呼肠孤病毒可以导致产蛋下降;三是腺病毒(有待验证);四是鸭肝炎(有待验证);五是霉菌毒素、沙门氏菌、黄病毒等可以导致产蛋下降;六是未知病毒。

瑞普生物市场发展中心尤永君副总经理的报告内容是《鸭坦布苏病毒病、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他认为:用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可以激发种鸭产生高水平抗体,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降低产蛋期风险,为子代提供高水平的母源抗体,防止雏鸭早期感染,肉鸭免疫可以提高生产性能。鸭肝炎预防首先要执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消毒制度,种鸭可以使用弱毒疫苗3个月免疫1次,无母源抗体的雏鸭1日龄注射免疫后,可在1周后产生坚强的抗体,雏鸭出壳后注射高免抗体是好的预防策略。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孙法良博士在《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中提到: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感染鸭和鹅,1-8周龄易感,其中2-3周龄最易感,1周龄以内和8周龄以上鸭较少感染,不同品种感染差异较大,其中北京鸭、樱桃谷鸭、番鸭发病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发,尤以冬春多发,有明显的“疫点”,即发病严重的场和区域,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外伤、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发病率20%-90%,死亡率5%-80%不等,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冷应激等诱因可促发。防控时要考虑饲养因素、环境因素、血清型因素、耐药因素、疫苗因素,其中疫苗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不完善、生产工艺不健全、菌苗生产难度大、生产经验缺乏,生产安全、高效疫苗的关键点是最佳培养、纯化技术、内毒素清除。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是关键

侯水生研究员在《我国肉鸭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与应用》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肉鸭产业规模巨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肉鸭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成为区域性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鸭肉类食品是我国民众的重要食品来源,特别是在我国部分省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鸭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产品中排名第三,超过了牛肉、羊肉。我国水禽产业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体系在多元化水禽品种选育、新型环保养殖方式构建、水禽营养与饲料、水禽疫病防控研究、示范应用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引领了我国水禽产业健康发展;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水禽体系将紧紧围绕“品种多元化、提质增效、健康养殖、节能减排”开展研发工作。

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田立余执行会长的报告内容是《肉鸭企业加速转型升级的探讨》,他指出:中国肉鸭业经过近20年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规模迅速成长,也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链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技术、管理、产品落后的现实,而且在区域发展上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经济的现状,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发展滞后的现象,因此,大多数肉鸭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未来3-5年转型升级仍是肉鸭企业的主体,而非规模扩张和产业链延伸。

转型是指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变的过程,升级应该是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生产力(技术、装备等)与生产关系匹配协同的过程。一个企业有两个核心资源:一个是硬件,包括厂房、设备、人、技术(工艺、配方)等,也叫生产力要素;另一个是软件,就是组织体系,也叫生产关系要素。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力所能及的做“升机”的工作,购买新的设备、引进高科技人才、建设新的厂房,其实这些活动只要有钱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大多数老板都有花钱的快感,所以,很多企业把升级变为“升机”。由低质量的资产向高质量资产的转变,钱(资本、金融)是摆脱不了的话题,原因就在于产业的升级直接表现为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的提高、资产的规范和完整性。只靠自有资金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解决资金缺口最有效的渠道。技术的获取和运用将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式,因此,建立有效的技术来源、率先大胆运用“不成熟的技术”是取得技术领先的明智选择。优化组织,从靠能人到靠组织体系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由靠老板支撑转变为靠团队发展是需要企业掌门人思考的问题。产业定位与设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命题,不论是鸭苗、饲料、兽药还是鸭肉,都需要在过剩成为常态的背景下重新定义,在供求矛盾不突出的情况下,高、中、低质量水平的产品可以共存,但需求的趋势一定是好的才会更好,努力做到最好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选择;其次,如果在品种、风味、特色上有差异化,那是再好不过的定位。“和别人不一样”比“和别人(优秀)一样”更容易获得优势或成功,要从靠要素驱动快速到创新驱动转变。过去20年大多数企业的增长方式都是通过投入生产要素获得增长,而这种增长更多的表现为规模化增长,通过规模化增长获取行业竞争力或盈利总额。而在未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甚至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构建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仍靠规模增长和产业链延伸将很难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只能摊薄资源,从熟悉的领域进入陌生的领域。区域产业布局应该成为有发展能力的企业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企业发展要基于市场、资源、现在和未来多个纬度平衡考虑。

三、肉鸭营养与肠道健康不可或缺

沈志强研究员在《鸭必需脂肪酸缺乏症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使肉鸭生长前期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及较高的饲料利用率,通常需要使用油脂配制高能日粮,这样有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以及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中添加油脂有利于制粒,可以有效减轻热应激的不良影响,但是高能高蛋白日粮容易导致腹水征、猝死症和腿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增加。使用油脂时要防止脂肪酸败,含有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和过氧化物的脂肪,不能饲喂家禽,特别是幼禽,尽量不要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鱼油,因为鱼油可使禽肉或禽蛋产生不良气味,同时鱼油本身酸败的气味也会影响家禽的采食量。

在肉鸭养殖过程中必需脂肪酸缺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饲料消化利用率低、有过料现象,鸭粪臭味大,氨气超标,生长缓慢、脂肪肝、掉毛、猝死,开产日龄向后推迟,产蛋率上升缓慢,没有高峰期,产蛋突然下降,长期下小蛋,蛋重不均,蛋壳变色,破损率较高,啄肛现象严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油脂加工生产技术精制而成的乳化油粉+养殖安,可以起到脂肪酸平衡的作用,能充分溶解脂溶性维生素,提高维生素利用率,从而改善肉鸭的营养。

杨琳教授做了《饲料营养与家禽免疫》的专题报告,杨教授认为:随着家禽业集约化生产的发展,饲养方式、饲养密度、饲养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家禽生产性能也得到根本提升。由于对各种饲料资源的使用以及配合饲料营养浓度的不断提升,对家禽的健康和免疫力形成了新的挑战。家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形越来越明显,新的病原入侵很容易表现出各种新型疾病。饲料营养与免疫的关系问题近年成为新的热点问题,营养免疫学研究与应用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山东奥迪尔生物集团研发部徐大财经理的报告内容是《后痢菌净时代家禽肠道问题无抗防控新策略》,他指出:微生态制剂对于预防治疗消化机能紊乱,尤其是消化道感染有着良好的效果,然而目前养殖动物经常混感,多种疾病复发。众所周知的情况是,微生态制剂一般不能与抗生素混用,筛选耐抗、益生、基因稳定的益生菌,将其与细菌素等复合,组成痢菌净替代新产品,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四、养殖理念和模式创新是新动能

山东益园农牧机械有限公司曹运堂经理在《肉禽福利及立体精细化养殖方案》的报告中指出:在当前环保检查力度大,土地审批严、各种成本高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且最大程度的去开发使用它,关系互肉禽养殖的成败。从立体和平面两种养殖模式来看,不论是养殖规模、空间利用、科学养殖、环保高效等各个方面立体养殖都非常出色。在生产中应倡导立体管理、立体养殖、立体利润的三维立体观念:立体管理就是企业形成闭环式立体化运营管理,确保各环节健康达标,各个产业链信息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形成命运共同体管理模式,做到身心、命运、利益共同体,确保产业安全健康快速发展;立体养殖方案是建立在满足动物福利需求基础上的规划设计,符合动物生命周期的五大自由,让动物在立体养殖过程中享受到自然生存的自由条件,同时解决环保、能源、人员的多重成本,立体养殖是肉禽业效益最大化的起点,是肉禽业养殖的新革命;立体养殖的优势在于:有限资源利用率高、饲养数量与质量高、自动化程度高、投资回报率高。立体精细化养殖是以动物的本性为主体设计出立体管理、立体养殖、立体利润的完整方案,是目前禽业精细化养殖发展趋势的必然方向,是在五大自由、三维立体理念基础上确定的新方向,可以真正实现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禽业健康安全发展,为人类健康安全作出保障。立体养殖的整体理念是调平衡、求恒定、养舒适:(1)调平衡:前后、上下温度,进风口风速,过道风速,每个过道风量的均衡等;(2)求恒定:气候突变温差,进风口温差,昼夜温差,分群温差,惯性温度稳定等;(3)养舒适:立体养殖管理要有整体观念,管控的一切目的是为肉禽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小环境。立体养殖未来要围绕空气、喂料、温度、清粪、饮水五大系统做精细化管理。

益客集团郭振环博士与大家探讨了《肉鸭笼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他认为:肉鸭笼养是在传统养殖占用土地多、疾病防控难、人均成本高、粪污污染大、盈利水平差情况下进行的大胆尝试,目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面临以下几大难题:一是投资大,3万/栋的鸭舍基建和笼具投资要120万元,单只鸭投资费用40元左右;二是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难度大,鸭粪污产量大、难分离、无成熟解决方案;三是潜在养殖风险大,上下游疾病防控和养殖管理技术不配套,潜在风险大;四是养殖技术及管理人才少,既懂智能化和机械化、又懂规模化肉鸭养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少;五是盈利模式仍未解决,高投资、高风险、少人才情况下,虽然生产力得以提升,但是生产关系如何配套?六是运行成本高,除单只用药和人工成本较低外其余成本都高;七是基建和笼具设计成熟度差,肉鸭生理和行为学基础数据缺少。在大时代背景下笼养肉鸭已经呈现,但笼养肉鸭模式和技术的探索还在“路上”,其发展与完善仍需我们心存敬畏之心,众志成城、上下求索,肉鸭养殖业的明天会更好!

五、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李晓存经理在《肉鸭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报告中提到: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层面:政府监管的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信息披露、奖惩机制、环境治理等方面;(2)行业层面:行业自律的组织建设、自治管理、信息沟通、教育培训等方面;(3)企业层面:企业(从业主体)自控的核心企业带动、过程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4)其他层面:消费者、新闻媒体、业内专家、民间组织的社会监督方面,构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宏观互动监管保障体系。要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控和社会监督各自角色定位和职责功能的建设完善,以及相互间的有效良性互动和监管约束,为市场机制下食品产业质量安全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宏观互动监管保障,同时,从产业、市场、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个层面制定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相应的政策措施。

肉鸭食品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养殖环节:一是药物残留产品控制:瘦肉精、抗生素等容易导致药物残留产品使用的控制;二是重金属的控制:以铅和镉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导致化学性危害产品的控制:新型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导致的化学性危害,如三聚氰胺等;四是病原微生物控制:病原微生物能引起食源性疾病,如H7N9等;五是饲料质量安全的控制:肉鸭耐粗饲观念需要转变;六是兽药等投入品质量安全的控制:肉鸭“皮实”,抵抗力强观念要转变;七是养殖生物安全的控制:养殖模式的转变,基础条件的提升。(2)屠宰和加工环节:一是加工原料控制:不注水、不使用差、劣、病死等肉鸭作为加工原料;二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控制:防止超量或超范围使用亚硝酸盐、山梨酸、脱氢乙酸等防腐剂;三是加工过程化学性危害的控制:主要是产品在腌制、烟熏、风干、发酵和贮藏等环节容易产生化学性危害,形成和累积亚硝胺、杂环胺、生物胺等有害物质;四是致病菌控制:屠宰加工过程中由于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交叉污染现象较为普遍,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容易造成食物中毒;五是认证体系工作的开展:如HACCP,GAP,SSOP等。(3)流通和销售环节:一是冷链控制:主要在转运过程中,冷链中断容易导致产品腐败;二是运输和贮藏过程的控制: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不法经营者为谋求不当利益,存在以次充好、将腐败变质产品重新流通等现象,如“福喜”事件和走私冻肉。三是规模化、标准化肉鸭基地的建立:目前肉鸭产业“小、散、乱、低”等问题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的现状未完全改观;四是食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逐步成为肉鸭行业主题;五是肉鸭消费市场的引导:优质优价,逐步扭转“拼价格”产品消费市场行为;六是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他们大量存在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而且容易成为掺杂使假、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非法技术的来源地。

六、粪水资源化利用可实现绿色发展

山东亿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潘登经理的报告内容是《集约化畜禽养殖粪水微生物巢处理技术的应用》,他指出: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粪水固液分离困难、水缺少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意排放以及北方地区沼气产气受气候影响大的难题,可以采用微生物巢处理技术。微生物巢技术是基于生物发酵原理发明的一种畜禽粪水处理方式,它以蜂巢为基本模型,利用锯末、稻壳和作物秸秆等作为基础料(碳源),粪水为发酵用(氮源);添加专用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C/N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制成消纳粪水的微生物反应堆。以泵入的高浓度养殖粪水提供N等有机物来源,利用机械翻抛实现物料均匀并保证微生物发酵所需的氧气供应,可以实现高浓度有机粪水(8000 COD以上)零排放,实现粪便到农粮的良性循环。微生物巢的技术关键在于生物反应堆的基础料选择,它的粪水容量根据粪便的发热量、反应速度和氧化分解过程来确定,能控制反应堆基料中有益菌群始终处于优势状态,粪水自动喷洒,自动翻抛、自动计量,保证操作的简便性及安全性。其技术要点如下:高效复合菌剂的定向选择;反应堆基础料的科学搭,反应堆床的按时维护,失活后堆床料的肥料化。具有如下优点:反应堆维 55-75℃,粪水中有机物高温下连续氧化分解;有益菌群快速增长,减少恶臭物质排放,抑制病原菌传播实现农畜大循环;对消除“三大污染”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解决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将畜禽粪污转化为“农作物口粮”,是目前生态循环处理的最佳模式;有效减少了恶臭物质排放,降低了空气中污染性气体的含量,有效抑制了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生长,大大降低了人畜共患病发生的风险;将粪水转化为“绿色农肥”,施用于土壤可有效提高有机质含量,同时降低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造成的破坏,对于防治土壤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将原有依靠巨额投入来处理粪污转变为依靠粪污资源化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从高投入转变为低投入高产出,建立粪便处理的新模式。

预防禽流感、黄病毒、真菌霉菌毒素、水质净化等烈性传染病的消毒模式:

1、改善水质、净化养殖环境:用驰骋一片净,每周三定期消毒一次,即可达到净化养殖环境目的(祛除棚舍氨气、空气净化首选--驰骋一片净(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经过数百家养殖企业使用证明:选用驰骋一片净,消毒效果好!对多种病毒、细菌、真菌有效率达93%-98.5%。夏季畜禽养殖防控肠道病好用、有效、实惠、方便、便宜等特点的产品--驰骋一片净(1000只鸭鹅1天只需3-5元的药费即可)老养殖朋友都在用,您还在等什么............

2、杀灭真菌霉菌孢子、清除场地霉菌滋生:用驰骋克真霉,每半月定期饮水消毒一次,即可杀灭畜禽体内霉菌孢子、真菌孢子的生长;杀灭场地霉菌孢子的方法,建议每周至少在畜禽生长、活动的场地内喷雾消毒一次。驰骋克真霉(复方硫酸铜泡腾片)荣耀上市!

3、杀灭蚊蝇:每半月用驰骋蚊蝇一喷净或特制蚊虫一扫光,喷雾一次,即可减少舍内蚊蝇等传播媒介的滋生。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http://gallops99.blog.163.com/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8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个人 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驰骋钙、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在路上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温馨提示:深冬时节,气温骤降、防寒保暖很重要,同时不忘通风,请做好疫病预防管理工作,重视黄病毒、禽流感的防控,冬春季是鸭鹅产蛋下降、脾脏坏死、黄病毒、副粘病毒、浆膜炎等烈性传染病病的高发期,不可不防,近期产蛋下降、脾脏坏死、霉菌毒素流行泛滥。注意种鸭鹅产蛋下降、禽流感、黄病毒等水禽常见病的防控方案:养殖安+驰骋芪贞颗粒+新力爽+驰骋EAD乳液,混合饮水或拌料,每 月1-2次即可解决!防控禽流感、黄病毒效果就是不一样!水禽疫病实战专家魏老师提醒各位养殖朋友,防控黄病毒不可麻痹大意,要认真对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