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鹅病防治网

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战略措施

2015/1/4 10:11:06 0人评论 2182次浏览 分类:环境控制

养禽场不论规模,还是饲养种禽、商品禽只,都必须具有良好而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种禽饲养在复杂的环境中,不但易患疾病还有禽蛋垂直传播病原的特点,因此,生物安全控制是国内禽场近年控制疫病的新理论、新概念,从事养禽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中小规模养禽场的场长、兽医要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性。

一、正确认识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

养禽场生物安全不应只简单看作是为确保禽类的健康和安全,而是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及有关虫害、兽害方面实行的防控方法和措施。一个养禽场不论大小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正基于此,我们应从全方位立体的角度来认识它的复杂性,制定全面周全的生物安全计划,而这个计划首先要由经验丰富的禽兽医评估生物安全计划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突发重大事件的紧急方案是否可行。

我们应认识到,生物安全控制是养禽场保持可持续发展和获得盈利及环保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国外己经实施了近20 年的禽场生物安全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执行禽场生物安全控制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甚至于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养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发生疫病的国家,首先是消灭(净化)己经发生的疫病(疫情);二是提出多种畜禽疫病监控方案;三是严防外来病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畜禽场;四是严格管理和对人员的培训,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

二、我国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把禽场生物安全控制看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的在建场的实施方案中没有提到关于生物安全控制的具体方案和要求,仅是提供出禽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必须认识到禽场生物安全控制是禽场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禽群健康的新理论,要在养禽生产人员中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和普及,把这一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讲明白说清楚,让从业的行政领导、禽场生产的各部门人员都有深入的认识,并在禽场生物安全方案制定及全面规划中都能体现其科学性,而不是如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对养禽业的治理就是将禽场由分散到集中,建设一个“面子”工程,最终由于缺少生物安全控制,可能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和毁灭性的经济损失。

2 已建和在建养禽场存在多种生物安全控制的漏洞

北京某大型肉鸡公司对供鸡的养鸡户和养殖小区就其鸡场选址(距主干道500 米距其他鸡场1 000 米)情况看,北京、河北、天津三地共78 个户区,养殖户合格率为32.6% ,养殖小区仅为16.75%。再看其消毒设施合格率仅为23.7%,场内分净道和脏道的合格率为17.1%,堆粪场离场50 米远的仅合格13.2%。

3 我国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与国际上差距

国际将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分为四类:一类是具有高水平、经评估认为生物安全体系完善,全方位生态系统合理、科学;二类是具有中等至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控制系统,多数经评估合格商业化养禽企业,都具备良好的生态系统整合;三类是仅有最低水平的生物安全系统控制,生态系统不完善的商业化养禽场。四类是无生物安全控制的庭院式的个人养禽场。

根据上述分类,我国达到一、二类的养禽场不足10%,基本达到三类的养禽场仅占到25%,而60%以上的养禽场都是四类标准,发达国家及发展中的国家巴西、泰国的养禽企业都是一类高生物安全控制的养禽场。

我国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与国外先进的养禽业的巨大差距,是造成目前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我们的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看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4 养禽业生物安全教育缺失

从养禽业发展之初有的企业就缺少养禽业生物安全控制的教育和培训,看重的是养什么品种鸡,怎样饲养、如何降低成本、多盈利,对全方位如何控制疫病不放在重要位置,当前,必须把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控制的教育和培训放在首位,制定认真完成生物安全控制计划的各项激励政策。

三、进入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病原严

重危害养禽场生物安全多年来,养禽场在疫病防控中,实施的是以接种疫苗及药物防治为主的方针,缺乏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控制致使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囊病、白血病、沙门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在养禽场传播最为普遍,有些疾病一旦进入养禽场就会永久存在,这些病原微生物可持久在家禽宿主体内,并可以在环境中长期保持传染性。鸡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传染性囊病病毒、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沙门菌、支原体等是其中的代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养禽场连续式的生产工艺流程,会使传染性病原体稳定存在于养禽场,在适宜条件下发病,更可怕的是在高免疫压下发生的病原重组生成新的难以控制的新病原。

四、禽源性食品安全致病菌的控制

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工程是系统工程,因此,要高度重视影响禽源性食品安全的病原。

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工程是涉及人类公共卫生事业的复杂而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养禽场落后的养殖模式及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的不完善而使得对人禽危害严重的肠炎沙门菌、空肠弯曲杆菌在禽群中大量增殖,其中鸡的传染性弯曲杆菌阳性率可达6.4%~50%,由于鸡肉中的高带菌,可引起人的腹泻、食物中毒及关节炎,此菌在鸡肉产品中的存在还严重影响国际贸易。2011 年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了《鸡肉中弯曲杆菌和沙门菌控制守则》(CAC/GL78-2011),该守则明确对祖代鸡场、父母代种鸡场、孵化车间及雏鸡饲养管理等都从生物安全控制上提出了具体详尽的实施方案。郑蔚然(2014 年)指出“鸡群管理应通过结合应用生物安全和人员卫生措施来加强对鸡群弯曲杆菌控制,能将弯曲杆菌感染鸡群比例从51.4%降低致15.4%”。

总之,我国是世界上养禽大国,是FAO 和WTO 的成员,2007 年又在OIE 恢复行使权力。我国理应在动物疫病的生物安全防控上有更大的作为,就养禽场生物安全控制来说,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生物安全防控的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和全球动物疫病防控的战略一致。

鸡鸭鹅病防治网 为规模化养殖企业(场)提供疫病防控最佳解决方案!!!
禽病实战专家咨询:13939027068 (技术总监-魏老师 个人微信:CC-zbs 欢迎交流)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llopsbj  
养殖安880、蚊蝇一喷净等产品销售顾问:成龙  13838248089  博客: http://lyrswcl.blog.163.com
来源:鸡鸭鹅病防治网 分享  http://www.jyebfz.com   中兽医 http://www.中兽医.com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发表评论共有0访客发表了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我来说几句吧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