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12/24 11:13:00
0人评论
2407次浏览
禽流感病毒(AIV)为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为8片段单负股RNA,基因重排是流感病毒变异非常重要的机制。普遍认为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贮存库,且鸭群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它水禽品种。研究表明,某些品种的野鸭、家鸭在感染后却几乎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这些…
-
2015/12/24 11:10:53
0人评论
1667次浏览
新城疫病毒(NDV)的基因组按3′-NP-P-M-F-HN-L-5′的顺序编码6种病毒结构蛋白。与正链RNA不同,副黏病毒的基因组RNA并不具有感染性,换言之,将NDV基因组RNA转染进入易感细胞后,不能启动病毒的感染机制生成活的病毒颗粒。副黏病毒的基因组RNA只有与NP、L和P蛋白形成RNP…
-
2015/12/24 11:09:03
0人评论
1435次浏览
-
2015/12/24 11:05:33
0人评论
1336次浏览
禽大肠杆菌病是以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禽大肠杆菌病与其他疾病并发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性大肠杆菌天然形成了特定的利用铁元素的系统,这一系统由嗜铁体、气杆菌素的合成和气杆菌素特定的外膜蛋白受体的表达两部分组成。细菌的这…
-
2015/12/24 11:02:08
0人评论
1327次浏览
Barrow首次报道了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中含有一大小为85 kb的毒力质粒。在其它血清型的沙门菌中也存在着相似的毒力质粒,这些毒力质粒在决定细菌的宿主特异性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沙门菌中分离出许多分子量较小的质粒,这些质粒在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方面发挥着一定的…
-
2015/12/24 11:00:31
0人评论
1538次浏览
肠炎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而细菌处于生物被膜状态可增强细菌对不利条件的抵抗力。虽然沙门菌已鉴定出多个影响中心调控基因进而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基因,目前都集中在鼠伤寒沙门菌,对肠炎沙门菌生物被膜形成调节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前期研究通过转座子随机插入法鉴定了肠…
-
2015/12/24 10:59:22
0人评论
1369次浏览
试验对我国13个省市的散养鸡进行弓形虫病的检测,调查发现,13个省市散养鸡弓形虫感染平均阳性率为30.35%,有的省份高达40%以上,说明我国散养鸡群中普遍存在着弓形虫的感染,共感染率较高。 对江苏阜宁地区某村饲养的100只散养鸡进行弓形虫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抗原…
-
2015/12/9 9:39:26
0人评论
1204次浏览
罗非鱼是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鱼类,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我国多次从国外引种,并选育出长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的品种,此后迅速成功推广养殖。目前,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养殖集中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罗非鱼链球…
-
2015/11/20 10:13:39
0人评论
1434次浏览
鸡鸭鹅病防治网分享: 在禽病的流行期或死亡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小鹅瘟、鸭的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以及伤亡率高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鸭的浆膜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生时,如果每天连续出现…
-
2015/11/5 20:22:12
0人评论
1431次浏览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获悉,丁铲研究员领衔的水禽病毒病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鸡的重要天然免疫分子感染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在鸡抗核糖核酸(RNA)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期刊《免疫学杂志(J.Immunolog…